01秋招应对策略

 

策略一:

提前批次拿offer,为本科生专注考研争取更多时间

 考研已经成为本科孩子求职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太多的孩子选择考研,其中又有太多的孩子选择“不找工作专职考研”,孩子们一届届的口口相传,生生将本科应届毕业生拉成了“秋招绝缘体”,变成了“春招主力军”。秋招大把机会不求职,春招机会少了挤破头,俨然成了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怪现象”。做了6年一线就业工作,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准备越充分的人考研成功率反而越高。孩子们确定上岸之后会有一部分孩子来我们这办违约手续,我发现他们签的单位都还挺不错的,我都会问问他们的具体情况,问多了就会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特征,他们很早就拿到了offer。很多孩子和我说,拿到offer后准备考研,并不像很多人说的“有了后路就没后劲”了,有没有后劲和是否有工作托底没关系,和自己有多坚定有关系,拿到offer后心态会更加平和,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所以,对于决心要考研的孩子,与其破釜沉舟,不如提前准备,先拿offer保底。那该怎么做呢?

 1.提前备战

这些孩子告诉我,他们很早就开始备战求职,简历、笔面试等等。这其实是比较聪明的策略,为什么呢?相比考研,笔面试等求职能力是短期内可以速成的,提前速成一方面提高你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秋招来了,你可以直接出手,不用一边准备考研,一边练笔面试,还要一边找工作,这能为你9月和10月节省大把的时间。我之前的文章也和大家分享过,因为疫情,在线求职教育迎来了“风口”,我们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变得越来越简单,这样我们能为考研争取更多的时间。

 2.有的放矢

和所有求职的孩子一样,海投战术么?不是!我们要目标非常的明确,我们主要瞄准三类单位,能迅速拿到offer的、拿到offer后不需要岗前实习的、入职相对较晚(会给你一段时间去考证)的。这里就不点具体单位名称啦!我这么一说,估计你们脑海里就会冒出一批单位名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是这三类单位呢?其实还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对于21届的毕业生来讲,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单位都采用线上暑期实习的方式,其实这也给了你们争取了很多的时间,毕竟线上实习你的时间成本低,能挤出更多时间学习。如果能通过线上暑期实习,拿到留用offer,你的秋招就可以完全专心准备考研了。

策略二:

先吃饱再吃好,先充分就业再高质量就业

这主要是针对研究生求职的,研究生求职一般都会面临“选择题”,都会在多家单位之间徘徊。徘徊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甘心,想找到自己认为更好的,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再找找、再找找”。但是,大多数孩子找着找着就眼花了,总想踮脚够更高的,高得没够着,反而适合自己的被自己拒了。每次给孩子们讲“就业形势分析”的时候,我都会说“用人单位不会按照你的意愿1234排好队”。我属于比较稳健的性格,我个人更倾向于大家“先拿合适,再找更好”。

 

02今年秋招的几个变化

 

对于未来的校招我个人认为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模式主要有哪些呢?线上宣讲+初面,空中宣讲会目前是最成熟的云校招产品,并且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空中宣讲会平台,我觉得未来企业会从以往的“线下跑高校”,变成“线上统一宣讲宣讲”+“跑部分重点高校”。为什么呢?线下宣讲会存在上座率的问题,这让很多HR和高校老师都非常头疼,费时费力做了一场线下宣讲会结果就寥寥数人,大家可以想象现场工作人员比来听宣讲的毕业生人数还多的场面是多么的尴尬。所以,我个人认为空中宣讲会将备受青睐。同时,根据以往用人单位入校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更希望在校内能完成简单的初筛(初面),方便后面直接组织下一轮面试,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用人单位进校宣讲会都会在校内组织初面的原因,因此,HR初面也会较多的采用线上模式,组织简单、效率更高。 

线下模式呢?我个人认为一般群面(无领导小组等等)、业务面(部门面)、BOSS面(高管面)会更多的采用线下模式。这么看来,“线上+线下”的校招模式,主要是将以往在校内的阶段“线上化”了,需要邀约到用人单位的面试基本还是以线下为主。

“线上+线下”只不过是模式有些变化,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求职的毕业生,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1.节奏更快

线上校招省去了路上的时间成本,节奏会更加紧凑。尤其是对于京外的用人单位,有了视频面试,前期宣讲和初面不再需要跑高校,会节省更多时间,这样校招节奏会比以往更快。很多孩子习惯性的先看京内单位,京内单位找了一圈再看京外单位。往年时间差距上还不明显,我们可以极限操作一把。但是21届来看,我们就要提前做好策略,很有可能等你找了一圈京内单位,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转身再往京外单位看的时候,京外比较优质的单位校招都快结束了。校招节奏加快,就意味着留给我们犹豫、思考、再选择的时间会很少,我们需要提前做足功课,做好规划。京内和京外如何选择?京外想去哪些城市,去哪些单位?薪酬、户口、发展你图什么?只有这些都想清楚了,才能迅速的做出抉择,以免错过机会。

 2.自我成就

我们之前聊过,未来校招各个环节中最有可能被“线上化”的就是在校园里的环节,这就意味着未来进校招聘的单位数量有可能会减少,以往秋招一天七八场宣讲会,笔面试各种赶场,而未来可能会冷清很多,大家热火朝天一起求职的“仪式感”会减弱,以前还能被求职氛围推着往前走,今年可能更多的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努力,才能自我成就。20届春招时候,我能比较深刻的感受到,隔着屏幕我们很容易自我放松,找着找着就动力不足了。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很科学的整理好自己求职,要提前把想投的、要投的,按照心中的意愿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成几个梯队,我们像“打怪升级”完成任务一样,一步一步往前走,这样既不会动力不足,也不会自乱阵脚。我之前写过“求职表”,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以前的分享。

 3.强者优先

线上校招更注重效率优先,一般都是先筛简历再面试,简历写不好,很有可能初面机会都没有。而以往在线下至少可以通过排队,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初面的机会,面的多了不仅机会更多,自己的面试能力也会更强。而线上模式的面试机会更多会集中给“强者”。对于求职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简历关过不了,就会“一面难求”。想“多跑多面”,都无处发力。所以,要想在“线上+线下”这种新校招模式中杀出来,只能不断锤炼自己的求职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变成“强者”。那么,简历要改好,笔面试要练好,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不能再用以往师兄师姐的求职标准来衡量现在的我们,他们可能聊聊就给offer了,未来我们要面对2个问题,第一,我们要在线上争取到聊天的机会;第二,你的竞争对手都充分准备,来者不善,咱们随便聊聊,真的能打动面试官么?如果你是面试官的话,你会选择充分准备的,还是选择随便聊聊的呢?因此,我们需要用更高的标准、更加努力的行动去准备求职。

 

03秋招时间表

 

最近接到一些21届孩子们的咨询,对即将到来的秋招有点小迷茫,“第一次求职不知道校招都是啥套路,大体的节奏又是如何?每个时间点我们都该做什么呢”?今天我们来仔细聊聊以往校招的节奏是怎样的?每个时间点我们都应该做哪些事情?

概况起来,校招整体有四个关键词,提前批次、金九银十、秋热春凉、秋种春收。

提前批次:就是我喊了好多回的暑期实习,现在大部分单位都将秋招前置到暑期,通过暑期实习争取留用机会已经成为我们求职的重要一环,错过暑期实习真的会错过大把机会,不过现在还不算太晚,该找的还是得找。

金九银十:9月、10月是校招最黄金的阶段,会集聚一批高质量的用人单位,一天七八场宣讲会是“家常便饭”,越往后单位数量、质量都会不断下降。每年做就业形势分析的时候,我都会上这张最经典的图。这张图就是校招进校单位数量趋势变化图,基本年年如此。

图片.png

秋热春凉:从进校单位数量趋势变化图中,我们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秋招是绝对的主力,大部分校招资源主要集中在秋招这3个月。相比秋招,春招要冷清很多。并且春招面向的群体也很明确,用人单位主要瞄准本科生和想要再调整的研究生,当然本科生是绝对的“主角”。春招单位呢,主要有这么几类,国考、京考的后续环节,部分省市区的公务员招录(我们俗称的省考);高校等部分事业单位招录;部分企业的补录。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很多春招补录的企业不会再像秋招一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一般都是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在部分高校定向找?比如缺经济金融类毕业生,用人单位可能会定向人大、中财、外经贸等财经类高校直接找。总体来看,春招不管从质量、数量上热度都远不及秋招。

秋种春收:我们的求职往往从秋招开始,秋招是“播种”的季节,需要大量地刷网申、笔面试,会有一部分孩子比较早的拿到offer,大批offer会在寒假前后发放。我们一般都是秋招“播种”,春招“收获”。我常常和来咨询的孩子们说,秋招拿不到offer,千万不要心急,有的时候“陪跑”比结果更重要,当你陪跑到最后一轮,即使你秋招没拿到offer,春招照样有机会,为什么呢?offer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当前面有人放弃的时候,想想HR会去找哪些人呢?一定会去找那些陪他们跑到最后的孩子,原因很简单,节省人力财力不需要再组织笔面试了。所以,秋招不努力,春招徒伤悲,陪跑不要紧,春招有机会。

知道了这四个关键词,我们一起按照时间顺序把整个校招的节奏来顺一下。

 

5月、6月,求职准备,制定方案,练笔面试,申请实习

 

7月、8月,暑期实习,在线听宣讲,找准目标,练笔面试

 

9月、10月,听宣讲、投简历、刷网申

 

10月——11月,网测、笔试、初面

 

11月——12月,部门面、BOSS面(终面)、体检

 

12月——1月,签约,实习

 

2月——3月,调整、补录、定向找

 

3月——4月,查漏补缺,再找找

 

5月,实习实践,下一年

 

从往年的趋势来看,大批国企和知名民企都会集中在9月和10月入校,银行会相对早一些。可以说秋招的前半段(11月之前)主要以企业为主;进入10月,各省市区定向部分高校招录的选调生计划以及一些涉密单位的专项招录计划都会陆续进校,再往后是国考、京考笔试环节。很多孩子有点小误区,总以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般都在春招,其实不少已经提前了,尤其是不需要“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专项招录计划都提前到了秋招的中后段,并且进程会很快,和企业一样在寒假前后就能有相对明朗的结果,我觉得这也是各省市区为了“抢人”做的积极调整。不同于秋招,春招以调整为主,有点群雄逐鹿的感觉,企业补录时间分化相对不明显,主要集中在3月和4月。2月开始,国考和京考进入面试环节,紧接着是阅档、考察等等,再往后,各省市区非专项招录的省考逐步拉开序幕,期间,高校等事业单位也都陆续开始招聘。

这基本上就是校招的时间线,一环套一环,错过了前面后面补起来就比较麻烦。比如,你之前只盯着企业,错过了定向选调生专项招录,等你再想去关注选调生的时候,只能春招去挤省考的独木桥了。再比如,你错过国考或京考的笔试,找了一圈企业觉得还是高校工作比较适合自己,春招再想投高校,发现很多高校都需要国考或京考的笔试成绩,笔试成绩过线之后才有资格报名。所以,我们要提前了解校招节奏,一定在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一旦错过,机会大概率就和你擦肩而过了。

找工作行动上一定不能“佛系”,要提前研究好,把握好每一步的进度,你可能会说,“老师,没关系我记性好,到时候再说”。但是当招聘信息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的时候,如果提前没有准备和方向,很容易挑花了眼迷失自我,等再清醒的时候,发现机会都没了,还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

 

作者介绍:

邸飞,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生涯规划师,创新创业导师。选修课《选择与规划》《职业与发展》课题组成员及授课教师,近5年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主要撰写者。6年一线就业工作经历,熟悉就业市场、就业政策及就业手续,受邀参与北京市及多所高校就业指导及咨询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及咨询经验丰富。

 

来源  |  飞说求职